首页 新闻 国内 正文

青春的力量 时代的脊梁——记抗疫一线的“90后”“00后”年轻人

2020-03-17 14:00   来源: 互联网

新华社武汉3月16日电 题:青春的力量 时代的脊梁——记抗疫一线的“90后”“00后”年轻人

新华社记者胡喆、李伟、侯文坤

过去,有人说他们是娇滴滴的一代;如今,他们成了抗疫一线的主力军。

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回信勉励北京大学援鄂医疗队全体“90后”党员中所指出的那样:“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斗争中,你们青年人同在一线英勇奋战的广大疫情防控人员一道,不畏艰险、冲锋在前、舍生忘死,彰显了青春的蓬勃力量,交出了合格答卷。”

一大批在抗疫一线的年轻医护人员,践行责任、担当和使命;千千万万个“90后”“00后”奋战在工地、社区、工厂以及运输保障等各条战线……广大青年用行动证明,新时代的中国青年是好样的,是堪当大任的!

青春信念:越是艰险越向前

在4.2万多名驰援湖北的医护人员中,有1.2万多名是“90后”,其中相当一部分还是“95后”甚至“00后”。

近日,北京大学援鄂医疗队的34名“90后”党员给习近平总书记写信,汇报了在抗疫一线抢救生命的情况,表达了继续发挥党员作用、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贡献力量的决心。

2月6日,北京大学国际医院20名医护专家组成的支援湖北医疗队乘坐火车驰援湖北。这是医疗队队员在北京西站合影。 新华社记者 张玉薇 摄

4批驰援湖北医疗队,3家附属医院,426人,这是北京大学驰援湖北的阵容。

这些人中,有刚满24岁青春活泼的护士,有推迟婚礼的准新郎,有刚当上父亲的青年医生,有刚刚给孩子断奶的妈妈,覆盖了医院的呼吸内科、重症医学科、感染管理科等科室。

出征前,有母亲一夜没睡,凌晨3点就开始蒸馒头为即将上前线的儿子送行;有人自始至终都没告诉父母,母亲从电视上看到新闻,哭着打电话过来;有人向三岁半的儿子解释,自己是去一个叫武汉的地方“打怪兽”……

在抗击疫情的最前线,一大批“90后”甚至“00后”,他们初生牛犊不怕虎,越是艰险越向前。

用压舌棒固定舌头、用拭子越过舌根,为了黏膜细胞收集精准,还得用拭子在咽部后壁反复擦拭,这样的操作常常让人感到不适,点点飞沫也会随之喷溅而出……

武汉大学中南医院重症隔离病房的医护人员对病人进行治疗(1月24日摄)。新华社记者 熊琦 摄

这是由武汉大学中南医院护士组成的发热门诊咽拭子采样队日常工作的场景,他们是离病毒最近、暴露风险最高的一群医务工作者。

战斗在与病毒较量的最前线,这支队伍的7名组员中,5人是“90后”,小组累计采样7000余例。

这群年轻的“90后”男孩、女孩,戴上口罩、护目镜,穿上防护服,向险而行,他们说:“对得起职业,对得起患者,我们无悔!”

“我不想哭,哭花了护目镜就不能做事了,对不起……”

一句朴实的话,让全国人民记住了这位大眼睛的姑娘——广东省支援湖北医疗队队员、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内科ICU护士朱海秀。

除夕那天,朱海秀收到护士长发来的消息:“海秀,你愿意去支援吗?”朱海秀没有犹豫:“如果国家需要我的话,我一定会义无反顾,所以当时就报名了。”

在武汉,她要面对的是很多前辈都没经历过的挑战。因为穿着几层防护服,哪怕再渴,朱海秀和同事不喝水、也不吃东西,为的是不想浪费防护服,为的是多些时间和精力照顾患者。

与疫魔的较量,没有硝烟,但生死的考验真真切切。对朱海秀和更多她的同龄人而言,这都是一段刻骨铭心的青春记忆。

“穿上防护服,我就不是个孩子了。”20岁的刘佳怡随广东医疗队驰援湖北,在武汉客厅方舱医院悉心照料患者。

“没有生而勇敢,只有选择勇敢。”同样才20岁的谢佳慧是福建支援湖北医疗队中“最小的娃”,临行前弟弟问她去哪儿,她答道:“去救人!”

“90后”“00后”已经长大,他们听过先辈们奋斗的故事,见证或听闻汶川地震、抗击非典的危急时刻。现在,轮到他们挺身而出,在抗击疫情一线谱写自己的青春之歌。

“战友们,你们在没有硝烟的战场上抗击疫情,守护健康,在灾难面前,挺身而出,你们是新时代最可爱的人!”

96岁的战斗英雄张富清,近日为奋战在疫情一线的“战士”们送上祝福。笑称自己也是“90后”的老英雄,由衷赞叹青年一代在疫情中的表现。


责任编辑:xiaolin
分享到:
0
【慎重声明】凡本站未注明来源为"中新资讯网"的所有作品,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