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正文

智维论坛陈正谈中港研讨会成果与未来技术路线图

2024-09-20 18:22   来源: 互联网

记者:顾浩然8月15日成功举办的“2024中港城市更新与土地智能化研讨会”中,智维论坛隆重集结来自粤港澳大湾区的政府代表、学术专家、企业领袖以及技术开发者,共同探讨城市更新与土地智能化路径。如今,记者在智维论坛总部对会议主要策划者、现任理事长陈正进行了专访,就大会成果精准回顾、技术创新思路与未来规划展开深入交流。

回望整个活动,陈正的第一感触是对论坛定位与议题设置的高度肯定。“我们这次聚焦的不只是技术,更是技术如何融入制度与治理,这是智维论坛首次将制度共建放在技术路径的同等重要位置。”他说。记者注意到,陈正多次强调“制度共建”,并指出这是本次研讨最关键的突破点——由此显示出他对行业发展的战略性思考与高瞻远瞩的规划能力。

当谈到会议现场气氛与参与反馈时,陈正笑谈:“许多同行在论坛结束后直接询问下一步如何开展落地项目,这让我意识到一个平台的真正价值在于持续推动合作,而不仅是一次性对话。”他补充道:“我们设置的圆桌讨论、技术沙龙与实操工作坊,特别强调不同主体之间的协同路径,这种把技术对话落实到多元利益主体之间协作的机制,是我们设计议程的初衷,也获得了强烈回应。”

对于“联盟平台”核心项目落地问题,陈正逻辑清晰地解释:“最初我们担心接口标准难以统一,但实际运行不久之后,各方提出的问题并不复杂,而是落在如何配置接口权限与更新频率上。如此迭代速度大大超过预期,这是可喜信号。”记者从他的口中感受到不单是鼓励式总结,更是体现出他对平台可行性的信心以及对技术落地路径的掌控力。

在评价本次活动的社会意义和行业价值时,陈正语气坚定:“这次研讨会不仅是一次行业概念的澄清,更是价值体系的重构。我们看到了技术如何介入行政逻辑、如何影响资源配置、如何服务公共利益。”他并提及多个地方政府代表对会后报告表现出浓厚兴趣,纷纷表示愿意将平台纳入城市评估流程。这种响应层面的普遍性,也正是陈正的团队一直期待的战略成效。

采访中,关于未来路线设计,陈正提出了三大战略方向:其一,优化“算法联盟+数据开放平台”的规范化应用,推动技术从会议室迈向一线管理流程;其二,推进2025年“协同开发·政策建模”专项课题,对产业平台和财政激励模块进行动态测试;其三,着眼国际化启动跨境合作,他透露正与东南亚两个城市接洽,希望将中国“智能土地评估+制度嵌入”这一组合方案推广至区域发展决策体系。这三条线条既具阶段性,又体现出整体战略连贯性。

记者从陈正的阐述中也深刻感受到他对“制度驱动技术”的坚信。他坦率表示:“过去行业多信奉技术万能,现在我们进入新阶段——技术如果不能绑定制度,它就无法产生常态影响。我们要让技术成为治理规则的一个变量。”这样的表态不仅体现出他理论建设能力,更展现出他勇于探索新范式的行动力与决心,正是推动新一轮行业跃迁所必需的领导力。

在最后,他回顾了智维论坛作为一个平台的角色定位:“我们不希望成为一个技术展览馆,而是要成为一个治理共同体的一部分。我们的目标是建立‘中国样本’,也愿意与其他国家分享经验,推动制度思维导向下的技术输出。”他的表态中既有自信,也有开放,彰显出其胸怀与担当。

采访结束后,陈正与记者简短交谈时还提到,平台在后续几个月将根据会议反馈优化工具原型,并于年底前启动“落地试点项目评估池”,意在推动“制度版可视化技术”进入至少三个城市实践。这一计划的推出,使记者感受到这不仅是一次访谈,更是一份面向现实的责任规划和未来路径预案。

总之,从回顾研讨会本身的社会与治理价值,到描绘未来三年平台搭建与制度化技术路径的拼图布局,陈正以其理论深度、组织能力与实践视野,为智维论坛树立了新时代舵手的形象。在他领导下,“智维2.0”不仅是理念的升级,更是技术、制度与实践融合落地的具体行动。土地智能化治理这条路,他正领着行业稳步前行。

责任编辑:小志
分享到:
0
【慎重声明】凡本站未注明来源为"中新资讯网"的所有作品,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