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瑾双获全球创新贡献奖,引领舞蹈教育标准化与科技化新潮流
(文/沈若尘)在全球舞蹈教育的舞台上,一位来自中国的教育专家正用她的学术洞察与技术创新赢得国际瞩目。8月8日,在全球创新贡献奖颁奖盛典上,杭州浙舞风华文化艺术有限公司创始人兼舞蹈教育总监邹瑾,一举斩获两项重量级荣誉——“2024年度舞蹈教育行业影响力人物奖”与“2024年度舞蹈教育科技创新成果奖”。前者表彰她在推动舞蹈教育标准化、普及化及跨文化交流方面的杰出贡献,后者则肯定她研发的“一种舞蹈考级评分智能评估系统V1.0”在技术赋能艺术教育领域的突破性成果。
盛典当晚,现场座无虚席。舞台上灯光交织,见证着来自全球艺术、教育、科技等领域的代表人物齐聚一堂。在多轮专家评审、行业投票与国际评估之后,邹瑾的名字两度被庄重宣读,掌声与欢呼随之而起。与以往侧重表演成就的颁奖不同,今年的评审委员会将重点投向了教育模式的革新与技术成果的落地应用,而邹瑾恰恰在这两方面展现了鲜明优势。
舞蹈教育在过去十年经历了深刻转型——从单纯的技能传授,延伸至审美素养、文化认知与跨学科融合。与此同时,行业面临的一个老问题依旧棘手:考级标准不一、评判尺度不均,影响了公信力与推广力。这不仅是中国舞蹈教育的困境,也是许多国家艺术教育的短板。在全球创新贡献奖的提名环节,不少评审委员直言,邹瑾的研究与技术成果正切中这一核心痛点,为全行业带来了可行、可复制、可推广的方案。
“一种舞蹈考级评分智能评估系统V1.0”正是在这一背景下诞生。邹瑾带领团队融合人工智能、大数据分析与舞蹈动作捕捉技术,构建出一套覆盖技术动作、艺术表现与综合素养的量化评分体系。它不仅能在考级中提供客观、统一的评判依据,还能为教师和学员生成个性化的改进建议,从而实现考评一体化与教学反馈闭环。这一系统自试点以来,在多家培训机构和赛事中应用,评分一致性显著提高,参训学员满意度与成绩公信度均获得大幅提升。
值得关注的是,本次获颁“2024年度舞蹈教育行业影响力人物奖”,并非仅因邹瑾的技术成果。评审团在颁奖词中强调,她在推广舞蹈教育国际交流、推动行业标准制定、培养跨文化复合型师资等方面,也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作为中国舞蹈家协会考级考官,她曾参与起草国家标准《社会艺术水平考级 级别设定与考试要求 中国舞》,推动考试体系的科学化与规范化。她发起的多项跨国教育合作,让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学员与教师有机会在同一平台交流学习,推动了艺术教育的多元共生。
在现场接受采访时,邹瑾语气平和而坚定。她提到,舞蹈教育的发展不仅关乎技能传授,更关乎文化认同与审美塑造,而科技手段的引入是为了让艺术教育更加公平、高效与可持续。“我们需要既懂艺术又懂科技的人,去弥合舞蹈教育与技术应用之间的鸿沟,让更多孩子在公平的环境中获得成长机会。”她的这句话,被不少与会者视为当晚最具远见的发言之一。
近年来,全球舞蹈教育正在加速与信息技术融合。无论是在欧美的在线舞蹈课堂,还是亚洲的数字化考级系统,技术赋能已经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但如何在保障艺术本质的同时,引入精准的技术工具,一直存在争议。一些保守派认为,过度依赖技术可能会削弱舞蹈的人文温度;而改革派则主张,以科学手段确保评判公平性与教学质量,是行业走向成熟的必经之路。邹瑾的探索恰恰在二者之间找到了平衡——既保留了舞蹈教育的审美与情感核心,又借助技术手段化解了长期困扰行业的制度性难题。
颁奖礼的最后,主持人宣布将于来年启动“全球舞蹈教育创新联盟”,邀请获奖者担任发起人之一,以推动跨国舞蹈教育的技术共享与标准互认。这意味着,邹瑾的影响力将进一步走向国际舞台,从中国的教育实践延伸到更多国家的课堂与考场。对于这一角色,她回应道:“我希望不仅是代表个人,而是代表中国舞蹈教育界的集体智慧,去参与和推动全球的教育变革。”
回望她的职业轨迹,从深耕舞蹈教育一线,到将科研与教学紧密结合,再到引领行业标准制定与跨国合作,邹瑾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影响力人物”的真正内涵。而今,双奖加冕不仅是对她个人努力的认可,更是对中国舞蹈教育在全球话语权提升的肯定。可以预见,在未来的国际舞蹈教育版图上,邹瑾将继续扮演推动者与连接者的角色,让标准化与科技化在舞蹈教育领域开出更加绚丽的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