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生活 教育 正文

七年来,总书记为何多次批评“餐饮浪费”

2020-08-13 11:44   来源: 互联网

近日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决制止食品饮料浪费,切实养成储蓄习惯"的重要指示继续在整个网络中扫屏。


在新华社的新闻广播中,回顾了自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就粮食安全问题和倡导"经济与反浪费"的社会风气一再作出的指示,特别提到了2013年1月有关材料的指示。


人们仍然记得。七年前,习近平总书记在新华社的一篇题为"网民呼吁遏制"舌尖浪费"的材料上发出了指示。


从两份公开的报告中可以看出,秘书长的指示的背景和切入点是不同的,但对"实施节约、反对浪费"的要求是一致的,而且不断深入。


2013年的指令有很大的背景,在中央政府的八项条例颁布后不久。秘书长在他的指示中强调了"浪费公款"这一突出问题。


当年1月20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发出的通知也指出,这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和党中央八条规定的新要求。


可以说,在总书记看来,要使"严格节约,反对浪费"成为全社会的潮流,首先要抓住"重点少数民族",从党员领导干部入手,从遏制公款浪费入手。


这完全符合党的十八大以后,中央对党的全面管理,提出"做好钢必须有好的铁匠",这在理论、逻辑和实践上都是完全一致的。


经过多年坚持不懈地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的精神,群众反映出来的公共餐饮浪费得到了有效的遏制。


党风和政风不断改善,社会风气也随之改善。



对此,作出了回应。值得注意的是,这条消息说"舌尖上的浪费有所改善。"这些话并不充分,他们从事实中寻求真相。


当民众强烈反映民众对公共食品和饮料的严重浪费时,这一次,习近平总书记将注意力转向了更长远的下一步。


习近平总书记在他的指示中强调:"今年全球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为我们敲响了警钟。在这个特殊的背景下,节约粮食不仅是一个时尚和美德的问题,而且关系到人民生活的幸福和国家的长期稳定。


虽然我国粮食生产多年来丰收,但我们总要有粮食安全的危机感。"秘书长的讲话反映了明确的问题定位和底线思想,正如他曾经指出的那样:"我们不能放过粮食。"如果有大问题,我们会被动多年,那时没有人能救我们。


有些人会问,中国的粮食生产已经丰收多年了,吃饭不再是问题了,节约粮食还重要吗?


当然,中国不能奢侈,也不能浪费。


谁知道盘子里的每一顿饭都是农民的辛苦工作呢?"总书记习近平引用古诗的话说,每一粒粮食都是不容易得到的。


习近平经历了贫穷的日子,来自"吃不饱饿"的年代,他在珍惜粮食方面有着难忘的经历。


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他曾说过:媒体报道,大学食堂的垃圾桶里经常有白馒头和米饭,清洁工看了看心痛,吃了就把它捡起来。"秘书长警告大家,"即使生活一天比一天好,也没有浪费的权利!


那么,下一步是什么呢?秘书长从两个层次提出了要求。


第一,"建立一个长期机制。


自2013年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发出了许多指示,强调了严格的制度约束、严格的制度执行、强有力的监督检查和严格的纪律机制。


这一次进一步强调,"要加强立法,加强监督,采取有效措施,建立长效机制,坚决制止食品饮料浪费。这是在更高层次上建立餐饮废物基本处理办法的根本途径。


第二,"加强宣传教育"。

对于摆在桌面上的废物,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这与社会上面对面说话的坏习惯有关。


特别是这次要进一步加强宣传教育,切实养成节约的习惯,在全社会营造一种可耻的经济氛围,"其目的是突破全社会粮食观念的新旧转变,重拾"节俭"的感觉,树立"粮食是资源短缺"的新观念,使节约粮食成为一种永久的习惯和氛围。


一顿粥和一顿饭是不容易想起来的,半粒和半缕恒定的物质力量是困难的。


节约粮食似乎是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但国家的储蓄意识能否确立,粮食生产方式能否改变,包含着现代文明的概念,关系到国家现代化发展目标的实现。


勤俭节约是我们的传家宝,任何时候都不能失去。中国人能否做好自己的工作,能否牢牢抓住饭碗,首先应该从珍惜中国食物开始。




责任编辑:萤莹香草钟
分享到:
0
【慎重声明】凡本站未注明来源为"中新资讯网"的所有作品,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